字号调整
编者按:近日,在佩信商学出品的《佩信商学公益微课》第六期中,白睿老师进行了主题为 “疫情过后,面对未来危机,企业如何建立应对协调机制”的直播,特将直播精彩内容组织成干货分享给各位。 (文末赠阿里内部独家学习资料)
白睿老师是佩信集团商学特聘顾问,《首席人才官商业与管理评论》金牌作者,中国人力资源实践创新(企业)评选评审,著有《人力资源管理全程实操指南》《薪酬、绩效、招聘、培训管理全流程实战方案》等五本畅销书。
2443字 | 6 分钟阅读
在多数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,疫情依然正在持续。这个时候,白睿老师认为在外部危急时刻,组织出现了HR双重定位的独特现象,HR一方面需要稳定企业员工进行研发生产和营销,另一方面需要进行防疫工作的具体落实。因而产生了两个不同方向的流程,即:基于人力资源实务方向的运营流程和基于组织方向的架构建设流程。
01. 人力资源实务方向运营流程
企业人力资源情报分析
很多HR都在统计员工的流动性。在危机预判的时候,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时刻监测员工的当前状态与流动情况,从而防止人力资源问题给企业带来危机。
收集员工的招聘与辞职信息,画出企业员工流动的趋势图,判断员工流动是否保持着一种合理的趋势。结合企业战略目标,进一步分析其流动的趋势是否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。
要特别注意对孤点的分析,分析判断孤点是暂时的还是一种变化趋势的转折。若是转折则要注意很有可能是一次危机。最后,预测企业员工流动的趋势,为企业现今业务拓展及未来危机识别提供参考。
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
当前人员配备状况分析,是否做到人尽其才,通过收集企业员工日常信息,如:员工出勤、员工的工作效率、员工的评论,分析每个员工的日常信息,推断出每个员工的当前工作状态。
收集岗位信息,分析岗位设置是否合理,并能够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方法实行岗位的优化。综合分析岗位与员工的信息。判断当前的岗位与员工的匹配是否优化,是否具有竞争性。以防止一旦出现危机,哪些人是关键人才,哪些是关键岗位,在复工和休息期间能够做到最少胜任者是多少人,多少岗。
02. 组织危机解构
在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埃沙德·路透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,照片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警语:
大型公司都有着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。管理学者斯蒂文·芬克(Fink)对危机生命周期的划分方式,提出企业危机生命周期理论。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是指危机因子从出现到处理结束的过程中,有不同的生命特征。
它有五个显著阶段:企业危机酝酿期、企业危机爆发期、企业危机扩散期、企业危机处理期、企业危机处理结果和后遗症期。
仿佛生命周期般,从诞生、成长、成熟到死亡,都有不同的征兆显现。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可说是危机的症候学研究或过程学研究。
充分理解组织危机后,可能也没有实际实践的机会,因此要让组织获得足够的现场学习机会,就需要开展危机模拟。假想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情景,并开展对应的危机组织建设,以此强化职能和获得危机应对技能和经验。
以下是新冠疫情时期,白睿老师给出的组织职能设置的建议方案:
总目标为员工生命与健康安全,确保企业至少低配运营,可以设置组织危机管理委员会。
组织危机管理委员会下有四大职能:公关客户职能,物资保障职能,信息盘点职能,内部联防职能,分别有其基本定位和职能导向。打破现有组织架构,实施临时委员会制,能更快速渡过难关。
同时给出组织设置的一般性架构,包括六个系统部门:情报信息系统、公关媒体系统、战略管理系统、品牌管理系统、客户管理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。
03. 关于CCO
首席危机官(Chief Crisis Official,CCO)是一种危机发生时专门成立的以克服危机为目标的项目式组织制度,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称号。
尽管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职位名称,但是首席危机官的提出,还是反映了企业和各类组织对危机管理的重视。
对于重大的危机,担任这个角色的往往是组织的一把手,也可能是其他的高层管理人员。但不管由谁担任,一定要在处理问题前指定处理危机的最高指挥官,对危机的处理负总责,这是首席危机官制度的首要原则。如果责任人的位置缺失,危机的后果肯定会越来越严重。
大型企业CCO是可以常设的,CCO下属是由3个项目制小组构成:紧急应对小组,危机处理小组和营运持续执行督导小组。
❖ 紧急应对小组主要职责是解救最紧迫受害者;
❖ 危机处理小组主要职责是最大可能消除危机的影响;
❖ 营运持续执行督导小组主要职责是保证正常的组织行为持续。
一个训练有素的组织能够抵抗各种各样风险和危机,它具备完善的应急预案、有力的领导、高效的合作等。反之,如果缺乏危机意识与应急协作体系,那么组织在面临危机时将会面对时间压力、决策压力,使组织变得异常焦虑和脆弱。这就是组织比个人的力量强大的原因。
这次新冠病毒危机,以及公共应对政策带来的经济停摆,让仍在运转的企业面对非常复杂的环境,需要快速决策,需要在短时间内落实大量执行工作。考验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其他管理者的领导力,考验了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和快速反应能力,对于系统内部的关系和协同是一次压力舱测试,对于团队和个体的工作能力则是一次大练兵。
练兵练什么?不同的企业心里都要有谱:销售是否除了完成营收指标还有能力回款和进行条款谈判?采购的各项能力是不是足以应对危机还是只能坐以等待?财务和预算部门的成本核算和资金调度能力如何?整个团队有没有机会快速学习直播和线上销售的技能,快速向线上转移?人力资源有没有实现基于DHR和SSC的数字化升级?
企业的目标,尤其是未来转型目标所要求的人员的能力,可以通过这次危机下任务的部署,通过内外双重高压环境的激发,让那些最有潜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浮现出来,让最有学习动力和自我驱动力的人生长出来,现实世界,没有比这样一场危机更好的选拔和锻炼机遇了。
记住邱吉尔说的话:永远不要浪费一次“好”的危机。祝福所有的企业,能保持自身和企业的核心稳定性,平安度过这次挑战,为未来的发展积蓄更多的内在能量和外在资源。
想学习更多关于企业组织架构的内容?
和记官方网站送您一份全网独家授权的超级干货
「 阿里巴巴新人成长资料」
关注和记官方网站人才公众号
回复新人成长
学习阿里,机不可失,就在此刻!